我們從其他福音書的作者得知,彼拉多根本不想淌這混水。不過,他手中還有另一張牌:也許可以透過那個歷史悠久的習俗,也就是在猶太的節期釋放一個囚犯來解套,這樣一來,他就不用做決定了,當然也就沒有責任了。
彼拉多之所以想辦法要解決這件事。他心裡明白那些宗教領袖之所以會控告耶穌,完全是出於他們對耶穌的嫉妒,因為這些領袖的指控都不成立。
一個是曾經犯下謀殺案的巴拉巴,他是一個殘暴的人,但群眾卻要求釋放這位犯下重罪的巴拉巴,同時要求釘耶穌十字架!面對這種景況的彼拉多難道真的要釋放一個有罪的人,卻宣判一個無辜的人死刑嗎?
馬可告訴我們,彼拉多最後還是選擇討好群眾,把耶穌交給人釘十字架了。當群眾要求把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,彼拉多只是提出一個軟弱無力的抗議,“他到底做了什麼惡事呢”(十五14)最後,他屈服了,在道德上表現十分懦弱。
他身為總督,本來能夠隨己意做事,本來可以顯出公義的一面,但是他最後還是順從了猶太領袖和群眾的意願,讓一個無辜的人死在極為慘忍的十字架上!
看看我們現今的社會,學生因為同儕的壓力,常常要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,包括霸凌別人;工作人士因為同儕壓力,而同流合污;政府機關,因為民粹而失去了公平正義…等等。
身為基督徒都希望能與神同行,然而與神同行,就必須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。(彌六8)可見行公義之事,是神所喜悅的事,求神幫助我們,堅定我們的心,讓我們無論在什麼的處境,面對什麼樣的壓力,我們都能行公義,與神同行,而不是隨波逐流,招來神的憤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