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死人復活的耶穌(路加福音7章11~17節)

這又是一個關於耶穌神蹟的記載,當耶穌醫治了百夫長的僕人後,耶穌從加利利省的北部來到了南部的拿因城,除了他的門徒外,還有許多人與他同行。這群民眾或許是看到耶穌有能力行神蹟,可能是位先知,因此跟隨他們來到拿因城。可以想像他們大概一路上高興的談論著之前發生的事,充滿了歡悅的心情。

但快接近城門口時,有另一群悲傷的人從城內出來,他們是陪伴著一位剛失去獨子的寡婦,要將一個已死的年輕人抬出去城外埋葬,陪同寡婦一同哀悼。當這兩群帶著不同情緒的人相遇時,或許原本與耶穌同行,快樂吵嘈的群眾頓時安靜,以致聖經記載:「主看見那寡婦,就憐憫她,對她說:『不要哭』」。

耶穌沒有只停在口語的安慰,他接著立刻向前,並且按著抬屍體的杠,這個動作或許讓出殯的行列嚇了一跳,所以站住了。也或許耶穌是用力的按住杠,不讓他們前進。然後耶穌「說」:「少年人,我吩咐你起來!」結果神蹟就從耶穌的口中發生,孩子真的坐起來並且說話,耶穌把孩子「交」給那寡婦。

相信不僅是眾人驚奇,甚至這位母親應該高興得說不出話來。這份驚奇可能帶著敬畏的態度,他們不單把榮耀歸給神,還宣稱耶穌是位大先知。因此,百姓把這件事傳遍了整個猶大省和附近的地方。

為什麼耶穌情願親手觸碰抬死屍的杠,而成為沾染不潔之人?他很清楚猶太人潔淨的禮儀,也很清楚自己應該避開這個送殯的行列,但耶穌卻主動向前。不知道耶穌從何得知她是一位寡婦?在當時的處境中,寡婦是沒有經濟能力,現在又失去了唯一的依靠,因此耶穌憐憫她,主動幫助她。耶穌沒有被當時的禮儀捆綁住,他向這已死的人施行拯救。耶穌施行比病得醫治更大的神蹟,使死人復生,因此雖然當時的人不明白祂就是神的兒子,但至少可以知道,耶穌是一位有神眷顧、蒙神保守,與神同行的大先知,祂愛的行動讓人看見祂的不同。

耶穌的話也大有能力,在「宣教心視野」第一課就提到神的話是大有能力,雖然現在我們說神的話指的是整本聖經,但舊約其實也是為著耶穌的道成肉身做預備,新約則是完全表現出耶穌全然的愛與捨己。所以耶穌當時對已死之人所說的話,是使人重新點燃希望的曙光。

耶穌的憐憫讓人知道「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」;耶穌的話語使人稍稍知道祂的特別;而跟隨祂的眾人將這福音傳遍各地。如果耶穌生在我們這個世代,我們會怎麼看祂?看祂是位沾染不潔之人?看祂是一位大先知?還是真正能看到祂是大有能力的、真神的兒子。我們是不是也能像那些,本來是看熱鬧的跟隨者,卻因為看見神蹟,而願意成為好消息的傳遞者,見證耶穌的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