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徒聽完昨日經文「撒種的比喻」後,因為不明白其中的意義,所以問耶穌說:「這比喻是什麼意思呢?」耶穌跟門徒們解釋,因為別人不懂神國的奧秘,而你們是一直跟在身旁很親近的人,所以應該了解,因此對其他人就用比喻。耶穌接下來引用以賽亞六章的經文:那是以賽亞在聖殿看到神高坐在寶座上,有天使來潔淨他的口後,「他聽見主的聲音說:「『我可以差遣誰呢?誰肯為我們去呢?』」他說:「『我在這裏,請差遣我!』」然後主就吩咐以賽亞去對百姓說:「叫他們看也看不見,聽也聽不明」。門徒在那時候真的明白神國的奧秘嗎?其實也未必,要不然他們也不會不明白這比喻的意思。耶穌只是再次強調,猶太人拒絕救恩、故意忽略事實、不信耶穌所傳的,因此會接受未來的審判。
耶穌接下來開始解釋這個比喻的真正意義:耶穌說「種子就是神的道」,種子有三個特點:有生命可以成長、有潛能可以突破種子的殼長出芽及根、如果遇到合適的環境就能成長結果子。耶穌形容第一種人:就好像「落在路旁、被人踐踏、天上的飛鳥來吃盡了。」完全沒有留下任何機會,因為受到太多事情干擾、困惑,無心也不願明白神的話,所以雖然聽見了,但道卻沒有辦法進到他的心中,常是右耳進左耳出,似乎是白聽了這些真道,所得也仍是一場空。其實當聖靈在作工時,常常也是魔鬼最活躍、想搞破壞的時候,牠要想盡辦法從聽道者心裏把這道奪去,因為「恐怕他們信了得救」。
第二種人:好像「落在磐石上的」(土淺石頭地),因為磐石太硬、石頭太多,即使種子努力的長了根,卻因為無法紮根,即便有雨水也無法貯住水份,因此當太陽光照後很快就枯乾。主耶穌形容這樣的人,是較情緒化的人,當聽到神的話後很容易被感動,對這新奇的道理很快感興趣,「但心中沒有根,不過暫時相信,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。」這些人好像是那群看見耶穌行了五餅二魚神蹟的跟隨者,當天他們因受感動,甚至要強逼耶穌作王。但不久卻又覺得耶穌所講的話很難遵行,以致產生議論,就紛紛離開耶穌,這些人其實只是暫時相信。
第三種人:好像「落在荊棘裏的」這裏的土壤應該有不少養份,所以種子與荊棘能夠一起生長。荊棘像是什麼呢?耶穌說那是「今生的思慮、錢財、宴樂」,這類的人並不是不愛慕神,只是想一手抓住神永生的道,但另一手卻又想愛世界上的事。所以荊棘可能不是從外面來的,乃是從人的裡面長出來的,當心中的荊棘愈發長大,原本有限的空間就無法思想神的道,所以道就被擠住了。好似雖然得救,卻沒有得救的生活見證;雖已重生,但也「無法結出成熟的子粒來」。
第四種人:好像「落在好土裏」,具有種子的三種特性,以致可以結實百倍。為什麼這類種子可以成長,因為他們的心田是柔軟,有充足的養份,就像願意「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裏,並且忍耐著結實」。意思是他們對神、對人誠實,對人善良,並且願意持守真道。他們沒有一經歷試探就被魔鬼打敗了,他們對神的認識不是情緒化的,他們也沒有被憂慮或對現今世代的貪慾所迷惑,他們乃是切實遵行神的命令,並且在生活中常尋找機會,傳揚福音帶領人認識真神。
若仔細看看我們周圍的基督徒,其實有不少像這裏所形容的第三種人,我們常常想一手愛神,但另一手愛世界。我們放不下對世界享樂的貪愛、放不下對名利的羨慕、放不下許多憂慮,像荊棘般阻礙種子成長的事物,除非我們願意在荊棘尚未長大時,就好好整地、仔細拔除這些雜質,或者否則當荊棘長成後擠住種子成長的空間,就為時已晚。所以基督徒每天在神面前省察自己、認罪、把不討神喜悅的事,從心中除去,並且常有主的話語成為肥料加入心田中,才能常保心中的田地成為良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