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的審判~聖殿被毀( 詩篇七十四篇1~12節)

詩篇七十三至八十三篇皆為「亞薩的詩歌」,亞薩是參與聖樂事奉的利未人,在大衛時代的會幕前、所羅門時代的聖殿裏,皆是按著班次供職的歌唱服事者。本首詩篇描寫聖殿被毀滅的景況,所以有些學者認為,這不應該是亞薩所寫,而是後來的人補述;因為聖殿被毀距亞薩的年代晚了四百年,詩人怎麼可能知道這麼多的細節?但歷代志下二十九章記載,亞薩是位先見(先知),當希西家王登基後,重新整修、潔淨耶和華的殿,會眾同著利未人一起敬拜後,30節提到:「希西家王與眾首領,又吩咐利未人用大衛,和『先見』亞薩的詩詞頌讚耶和華。」聖經稱呼他為先見,是神的代言人,所以很可能神讓他預先看見國家未來的景況,並聖殿被毀的苦境,提醒百姓要謹守遵行神的話語。

詩人問神「為何」拒絕拯救、「永遠丟棄」他們(1節上)?甚至他還很生動的描繪出神生氣的圖像「發怒如煙冒出」(1節下)。試問一位慈祥的父親為何會氣到火冒三丈?是不是他的孩子做了什麼令他無法原諒的事?這裏雖然沒有具體描述以色列人如何侼逆神,但我們從後來的先知書看見,當時的百姓遠離神,隨從外邦人拜偶像,嚴重違反十誡的第一、二誡:「一、除了我以外,你們不可有別的神。二、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。」因此,神不「記念」(2節)自己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百姓,也不愛惜百姓聚集頌讚敬拜的聖殿。這個代表著神同在的居所,神任憑敵人佔據(「豎了自己的旗為記號」)(4節)、用「斧子及錘子打壞」(6節)、甚至神竟然也任由敵人「用火焚燒聖所」(7節),這所由大衛預備材料、所羅門精心建造的聖殿,神居然不顧念,隨意讓敵人「在遍地褻瀆、拆毀、毀滅」(7、8節)。似乎代表這位天父對他的孩子們已經失望透頂,他掩面不顧,甚至不惜讓敵人進入家門進行迫害,為什麼呢?

基督徒都很熟悉聖經中的那位慈愛天父,例如:「神的慈愛永遠常存」、「你在急難中呼求,我就搭救你」、「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;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」難道神的話語自相矛盾嗎?不!人的罪性讓神不得不使用嚴厲的行動,才能使人真正悔誤。我們偶爾會聽到,因為孩子不逆的行為,使得父親聲淚俱下的說:「我要跟你斷絕父子關係!」相信這位父親一定是一而再、再而三的原諒孩子,卻不見果效。最後不得不祭出殺手鐧,讓孩子了解父親的決心,否則無法挽回這個孩子的心。難道這位父親不愛孩子嗎?不!他因為愛,所以要斷絕,才能救拔。就如同外科手術,需要割下、挖出不良的細胞,才能使正常細胞繼續存活。

我們常忽略生活中的「小罪」。我們不要以為「說謊」沒關係!神不會在意這麼小的事;「發怨言」沒關係!神會體恤我們的軟弱。因此,我們繼續犯罪,沒關係!祂一定會饒恕我們的罪。德國神學家潘霍華曾說:「廉價恩典是傳揚不需悔改的赦免,沒有教會管教的洗禮,不用認罪的聖餐,和不必本人親身認罪的宣赦。廉價恩典是不付作門徒代價的恩典,是沒有十字架的恩典,也是沒有道成肉身的和永遠活著的耶穌基督的恩典。」如果我們一再地把神的恩典當成廉價品般的踐踏而不願意悔改,不知道神還願意給我們幾次機會?期盼我們學習領受恩典,並努力改變不討神喜悅的惡習。雖然上述詩篇七十四篇1~11節,提到了神的審判與懲罰,甚至連聖殿都被毀壞;但正如緊接下來12節所說的:「神自古以來為我的王在地上施行拯救」(12 節)——當我們悔改歸向他,他仍然願意賜下恩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