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箴言》31:1-9|第40集|訓子真言

吳呂素琴 師母:

 

弟兄姊妹,我們終於來到了《箴言》的大結局,即第31章。在這裡,我們將分三個單元,連續三天的時間來講解《箴言》第31篇。今天,我們要講的是第1到第9節。

《箴言》31:1-9
利慕伊勒王的言語,是他母親教訓他的真言。我的兒啊,我腹中生的兒啊,我許願得的兒啊!我當怎樣教訓你呢?不要將你的精力給婦女;也不要有敗壞君王的行為。利慕伊勒啊,君王喝酒,君王喝酒不相宜;王子說濃酒在那裡也不相宜;恐怕喝了就忘記律例,顛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。可以把濃酒給將亡的人喝,把清酒給苦心的人喝,讓他喝了,就忘記他的貧窮,不再記念他的苦楚。你當為啞巴開口,為一切孤獨的伸冤。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,為困苦和窮乏的辨屈。

這段經文非常奇妙,當我們來到《箴言》的結局時,提到了王后對她的兒子、君王利慕伊勒的家訓。關於這位利慕伊勒王,歷史上並無確切的記載,難以確定他是以色列的哪位君王。

我們知道《箴言》是由所羅門王及其他人編輯而成,將寶貴的經典名言彙編在一起。這段經文回應了整個《箴言》的主題,提醒我們智慧的重要性,以及在以耶和華神為中心的社會體系中,人們的生活倫理,特別是男女之間的關係。在古代近東文化中,這樣的教導是相當特別的。

這位母后想要交代給兒子的事情,正如我們有孩子的弟兄姊妹能夠理解的那樣。她說:「我腹中生的兒啊,我許願得的兒啊!我當怎樣教訓你呢?」作為父母、老師或教會的牧者,我們一生所做的許多事情,都是在教導下一代,這是一種門徒訓練的工作。

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多年前,我翻譯了維真神學院院長侯士庭教授的名著《門徒生涯》,書中前幾章描述了歐洲王室如何培養王子和君王,這的確不容易。

或許我們會想:「這是講給君王的話,與我們無關。」但《彼得前書》告訴我們,我們都是君尊的祭司。在神的國度和基督徒家庭中,每個人都像是王子或君王。因此,這段母后對利慕伊勒王的教導,其實也適用於我們作為父母的角色。我們每天早上靈修禱告時,常常會為孩子們祈求。

經文中提到:「我的兒啊,我腹中生的兒啊,我許願得的兒啊!我當怎樣教訓你呢?」這句話對我來說非常有感觸。因為我自己的孩子也是經過禱告而來的,這位母親要交代給孩子的兩件重要事情是:第一,不要把精力給婦女,這回應了《箴言》中常提到的不要與淫婦有關係;第二,不要有敗壞君王的行為,特別是「不要喝酒」。在當今文化中,飲酒似乎是一種風雅的行為,但這位母后卻提醒她的兒子,因為酒會使人失去理智,忘記律例,顛倒是非。

這段經文第 5 節,讓我們想起英明的所羅門王,為何能夠將兩個婦人搶奪一個孩子的案件上,做出明智的判斷,因為他的頭腦非常清晰。酒只應該用來安慰那些心中愁苦的人,讓他們忘記痛苦。

母后接著說:「你要為啞巴開口、為孤獨的伸冤。」作為一個王,最重要的是要是非分明,為弱勢者發聲,並用公義來判斷。這位母親語重心長的提醒,對於今天的社會同樣適用。作為長輩,特別是母親,在教導孩子時,應該真誠地提醒他們,行公義,遠離對他們不利的事物和價值觀,特別是在男女關係上要保持潔淨。

作為一位母親,我經常提醒我的孩子,因為這樣做能確保他們擁有美滿和幸福的人生,並對社會作出貢獻。今天的靈修提醒我們,應當為我們的兒女、孫兒女,或身邊的年輕人禱告,因為這也是門徒訓練的一部分,並給予我們勇氣去說真話。

讓我們懷著禱告的心,持續為下一代在神面前守望和祝福。

 

經文:箴言 31:1-9

 

1 利慕伊勒王的言語,是他母親教訓他的真言。
2我的兒啊,我腹中生的兒啊,
我許願得的兒啊!我當怎樣教訓你呢?
3不要將你的精力給婦女;
也不要有敗壞君王的行為。
4 利慕伊勒啊,君王喝酒,君王喝酒不相宜;
王子說濃酒在那裏也不相宜;
5恐怕喝了就忘記律例,
顛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。
6可以把濃酒給將亡的人喝,
把清酒給苦心的人喝,
7讓他喝了,就忘記他的貧窮,
不再記念他的苦楚。
8你當為啞巴開口,
為一切孤獨的伸冤。
9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,
為困苦和窮乏的辨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