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徒廿三:6~10】「6保羅看出大眾一半是撒都該人,一半是法利賽人,就在公會中大聲說:『弟兄們,我是法利賽人,也是法利賽人的子孫。我現在受審問,是為盼望死人復活。7 說了這話,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就爭論起來,會眾分為兩黨。8因為撒都該人說,沒有復活,也沒有天使和鬼魂;法利賽人卻說,兩樣都有。9於是大大地喧嚷起來。有幾個法利賽黨的文士站起來爭辯說:『我們看不出這人有甚麼惡處,倘若有鬼魂或是天使對他說過話,怎麼樣呢?』10那時大起爭吵,千夫長恐怕保羅被他們扯碎了,就吩咐兵丁下去,把他從眾人當中搶出來,帶進營樓去。』
這段經文是描述保羅在猶太公會前申訴時的靈巧應對;他面對告發他的猶太人,毫不畏懼自身的危險,也不急著爭辯自己的無罪,反而強調自己是因維護救贖的真理被捉拿;另外,也看到保羅的機智,因此能夠化險為夷,從陷身的困境中脫離,這也是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可以學習的。
保羅雖然身陷危險,面對喧嚷的猶太公會祭司長和全公會的人誣陷責罰,卻仍能冷靜以對:「保羅看出大眾一半是撒都該人,一半是法利賽人,就在公會中大聲說:『弟兄們,我是法利賽人,也是法利賽人的子孫。我現在受審問,是為盼望死人復活。7 說了這話,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就爭論起來,會眾分為兩黨 (v.6-7)。』保羅因受過嚴緊的律法教育,熟知當時的大祭司亞拿、該亞法等都是屬於有權勢的撒都該人一黨,他們重行為而忽略信仰,不信復活、不信天使和鬼魂,認為人死後完全消滅;他們只接受摩西五經,不看重先知書,也不接受古人的遺傳。因此當他提出基督救贖信仰的論述:「有關死人復活的盼望」;在場這些好辯的撒督該人竟未聽懂保羅的真意,反而急著跳出來爭辯;因為當時公會成員大部分是法利賽人相信復活和天使、鬼魂;於是兩方反而置保羅主要問題於不顧,竟然偏離主題爭吵起來!!
撒督該人堅持:「沒有復活,也沒有天使和鬼魂(v.8a)』;法利賽人也堅持:「兩樣都有(v.8b) 』。因此兩方「大起爭吵(v.10a)』,甚至動了血氣,一派恨不得把他立即置之死地,一派則奮力護衛他,保羅被雙方推拉、撕扯,險象叢生。
營房的千夫長本來叫了公會的祭司長和公會的人來,是因他知道保羅是羅馬公民,恐怕羅馬上司知道他違反法規,叫人用鞭子拷問他,會被問罪。所以想藉由猶太公會的祭司長和公會的人來定保羅的罪,希望能掩飾自己的錯誤,卻沒想到反而將事情弄得更糟,愈演愈烈,眼看愈發不可收拾:「千夫長恐怕保羅被他們扯碎了,就吩咐兵丁下去,把他從眾人當中搶出來,帶進營樓去(v.10)。』因此,保羅因著他的機智而脫離困境。
主耶穌曾教導祂的門徒,在向人傳福音時要儆醒謹慎,如同羊入狼群,所以要靈巧像蛇(太十16);而當我們在各樣不利的環境中,也要靈巧觀察,才能看出破綻,化險為夷。保羅身陷險境,卻能冷靜機智應付危險,掌握所熟悉的領域,作為話題發揮,這實為我們可以借鏡和學習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