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轉尋求主的希西家王(列王紀下十九章1~7節)

猶大希西家王聽完亞述將軍拉伯沙基輕蔑的話語後,以極度悲傷的心情,「披上麻布」進入耶和華神的殿,這樣的裝束就像是家中有人過世、服喪舉哀。因為他早已將耶和華殿及王宮府庫裏所有的銀子,都給了亞述王西拿基立,甚至將柱上的金子都刮下來,他所能做的都做了,但似乎還是無法制止亞述的攻擊。他已盡人事,現在只能聽天命,在這個關鍵時刻,他知道需要尋求神的幫助。在殿中或許他向神深切禱告、哀求神帶領他,或許在那時候,王已經手足無措,心中已失了方寸,他已無法再承受亞述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挑釁。希望知道如何以正確的方式回應亞述?如何安撫恐懼中的百姓?

他謙卑地差遣宮廷的總管、書記以及幾位資深祭司們,代替他去尋求先知以賽亞的建議。這群傳話的使者們表達王的感受:王認為現在國家的局勢,如同難產婦人的景況,似乎沒有希望了。但如果先知願意為國家及所倖存的百姓向耶和華神祈求,或者神願意憐憫祂的子民,擊退辱罵祂名的亞述將軍拉伯沙基,存留剩餘之民的性命。

先知以賽亞從神得著啟示,要大臣們轉告王兩件事:一、「不要懼怕」,因為神必使亞述王西拿基立離開,返回自己的國家。二、西拿基立王最終將在自己的國裏被殺,雖然這件事是在二十年後才發生,但神要希西家王知道,祂是掌管萬有的主、使人有盼望的神。

現在的「成功神學」標榜人只要來教會,就會蒙神所有的賜福、凡事興盛:事業成功、夫妻相愛、子女孝順、人際關係良好。如果用這套標準來檢視希西家,恐怕他算不上是一位「成功的國王」。但聖經卻描繪希西家「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」,在十八章5、6節也記載「希西家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神,在他前後的猶大列王中沒有一個及他的。因為他專靠耶和華,總不離開,謹守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誡命。」當他遭遇極大的困境,或許他的領導能力也正受到質疑,但他以極謙卑的態度來到神的殿裏,來到以賽亞的面前,尋求神及先知的引導。

神看人和人看人的眼光常常不一樣,就好比一些頂尖企業在挑選新進人員時,會設立許多嚴格的標準,要挑選上等人才。但耶穌在挑選門徒時,卻是邀請當時不被看好的「烏合之眾」。耶穌揀選他們、教導他們、也改變他們。

霍華‧韓君時(Howard G. Hendricks)是一位20世紀美國基督教教育界很有名望的老師,他提到自己如何信主:當他年幼時住在費城北部郊區,那時有一位只接受過六年正式學校教育的華特先生,想要開一班主日學,教會主日學校長告訴他:「只要你可以招募到一班學生,你就可以成為老師。」於是他到社區裏尋找那些趴在水泥地上玩彈珠,沒人管的孩子,他找到13位男孩願意成為他的學生,結果在他熱忱的陪伴下,這十三人中有十一位成為全時間投入服事主的人。

眾人看的是外在所擁有的,神看的是內心所思想的,希西家王面對苦境,雖然剛開始仍是看外在的現實環境,甚至他也曾經誤判、做錯了某些決定;但是當他願意進入神的殿向神哀求,向先知尋求神的心意,神願意伸手搭救他,並藉著神的話語堅固希西家王的心。我們是否在生活中一心尋求主?如果過去不是如此,但願我們從現在開始,學習這樣的功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