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是智慧之子?(路加福音7章24~35 節)

當約翰的門徒離開耶穌後,耶穌開始對一群民眾說話,這群人或許是從猶大各地各方而來,他們應該與約翰的門徒一起親眼見證耶穌施行超能力。所以當約翰的門徒離開後,耶穌開始向群眾們形容約翰是個什麼樣的人。

但這些形容是從問句開始:耶穌問群眾以前去矌野做什麼?是看被風吹動的蘆葦嗎?看希律王和他的部屬嗎?如果要看希律王,那群眾就找錯地方了,因為他們住在王宮裏,甚至路加還帶諷刺的說,他們是一群奢華度日的人。還是去看那被稱為先知的約翰?耶穌當然知道答案,因為約翰一生的目的,就是忠於神所託付的使命。於是耶穌引用瑪拉基書三章1節的「那位使者」來形容約翰,,他是一位至死忠心神的僕人。其實耶穌透過此段經文也間接告訴群眾,祂自己就是眾人所期盼的彌賽亞。在約翰福音1章29節清楚地寫到,施洗約翰在曠野提醒大家說:「看哪!神的羔羊,除去世人罪孽的!」,這隻羔羊指的就是彌賽亞耶穌。

接下來耶穌又提到,「凡婦人所生的,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的;然而神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」,到底耶穌說這話是高舉約翰,還是貶低約翰在人們心中的地位?這裏的「婦人所生」耶穌意指約翰高過世上所有人,他的人格無人可比。但因為約翰還沒有親眼看到耶穌之後在世上完成神國度的各樣事工,所以耶穌以反喻的說法,表示那些在約翰以後,生在新約時代的人,因看過耶穌行了各種神蹟奇事,甚至有些看到耶穌的受死及復活,知道耶穌是那位要彰顯神國度而來的,雖然這些當時的門徒或跟隨耶穌的百姓沒有先知的身份,但卻都是「從神而生」,因此主說:「然而在天國裡最小的,比他(約翰)還大」。

所以,從以上經文可知,耶穌形容自己與施洗約翰,是神在當時揀選的救主與使者,但那時候的人卻對他們惡意批評及厭棄。施洗約翰因為選擇敬虔的生活,常常「不吃餅,不喝酒」,人們就說:「他是被鬼附著的」;而耶穌為了深入群眾,特別與困苦人同在,所以「也吃也喝」,但人們又說耶穌是:「貪食好酒的人,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」。

故耶穌用悲嘆的問句來說:「我可用什麼比這世代的人呢?」。因此用孩童們常在街道上玩的「結婚遊戲」和「出殯遊戲」做為比喻,來形容當時的民眾:對人、對神、對救恩沒有反應。本來「結婚遊戲」應是很高興的場面,但他們不與人共歡樂;當「出殯遊戲」該悲哀的場景,而他們也不與人啼哭。那時代的人似乎成了冷漠、麻木不仁的一群。

所以作者路加在 29-30節做了對比;眾百姓和稅吏是當時不被重視的一群,但因願意聽約翰的道,且悔改、受洗,就以神為義;而法利賽人和律法師是教導律法,甚至可能自認比約翰更明白神的道的另一群人,聖經記載:「竟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」。耶穌也為這段做了結論:「智慧之子都以智慧為是」,意思是願意服從、跟隨耶穌的人,都可以從他們的生命中看到,他們是願意把生命的主權交給神。而我們是在那一群人當中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