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votional
每日靈修
不從惡人的計謀、不站罪人的道路、不坐褻慢人的座位、
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、晝夜思想、這人便為有福。
詩篇 1:1-2
懷恩堂靈修進度按照聖經裡的書卷牧者跟您每天一起靈修,
並以聖樂一同進入心靈中口唱心和地敬拜讚美 神!

《創世記》11:1-9|分散居住各立邦國 (二)
他們覺得自己的勢力龐大了,於是他們就同心很想來蓋一座塔。這個塔就越蓋越高,可以直通天上,這個意思是指他們希望做一個非常偉大的建築,於是他們可以留名千古,因此就是因為這樣偉大的建築,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,這是一種驕傲的心態了,於是他們就燒磚來開始建造了。
當人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做一個這樣的高塔,其實背後的動機就是覺得自己可以與神同等,這是一個用自己取代神的敵對神的行為,於是神的干預那就是變動他們的口音,讓他們說不一樣的話,於是蓋高塔或者蓋一個城的這個計劃就停止了,於是人就分散各地了。

《創世記》10:1-32|分散居住各立邦國 (一)
挪亞的後代從一而分散。這一件事情,其實是回應了《創世記》一開始,神要人生養眾多,遍滿全地的這一個心願。
我們的生命出於神,從神而來,我們都在神的創造之下,帶著神的形象,然後活在這個世界。蒙恩得救之後,我們更應該想到神在我們身上的一個使命和託付,我們走的路,是不是按照神的旨意而走呢?

《創世記》9:1-29|彩虹之約尊重物種
神要與挪亞以及他的子孫立約,這個約啊,我們通常叫做挪亞之約。
不只是立約,神在這裡為這個盟約也立了一個記號,就是虹。
第一、神的拯救一定出現,所以挪亞終於從方舟中出來了;第二、神的使命沒有改變,於是再一次重申怎麼樣造人的時候所給予人的使命,也賦予挪亞要做這件事情,就是管理神所造的一切;第三、當神要人執行使命的時候,一定有一個盟約作為基礎的,所以立約就成為使命下達之後,馬上出現的主題。

《創世記》8:1-22|洪水退去方舟泊山
這就是一個義人、完全人、與神同行的人,離開方舟之後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情,再次將自己獻上。
為什麼有洪水呢?是因為世上的人犯罪,於是神的心憂傷,就發生了洪水事件;現在洪水結束了,義人挪亞出方舟所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向神獻祭,這是一個何等大的對比。

《創世記》7:1-24|洪水氾濫方舟漂浮
洪水氾濫在地上四十天,水不斷不斷的升高,甚至比山都高了,還好挪亞在船上,這艘船就在水上漂來漂去,當然淹在水下面的一切牲畜、人口都被淹死了,只留下挪亞以及他的家人和船上保留餘種的所有生物。這裡說,水勢浩大,在地上一百五十天,地上的生物在洪水之中都被毀滅了,就在一個毀滅的故事裡面,突顯出方舟的救恩。我們一定能夠體會以及明白,方舟就在這一片混亂之中,能夠保持生命,能夠保有人生次序的唯一場所了。

《創世記》6:1-22|洪水審判方舟拯救
神將要做的事,那就是要使洪水來臨,毀滅祂所造的,因此,造方舟的命令,就讓挪亞一家以及挪亞帶上去的所有有血有肉的生物得以存留。

《創世記》5:1-32|敬虔後代必享安息
舊約的記錄和歷史之中,看一個人是不是蒙神恩待的準則,就是他是否與神同行,按照神的旨意而生活了。而這個這麼重要的主題,竟然是從這位相對短命的以諾開始的。

《創世記》4:1-26|伊甸園外世界實況
該隱就獻他收成的,似乎收了什麼獻什麼,不過亞伯他是獻頭生的,那就是他在獻祭的過程中,是有揀選的,是有付出代價注意的,意思就是他很用心的在獻祭這件事情上。凡是動物出生的時候,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生的,你要知道這個動物媽媽生出幾個動物兒子,哪一個是頭生的,那你就必須在生的時候在旁邊看著,而且一生出來,第一個馬上要做記號,這樣才能確定哪一個是頭生的。換句話說,亞伯對於要獻祭給神,他是非常用心的,不只獻頭生的,更獻上動物的脂油。在那個文化當中,脂油是整個動物最寶貴的部分,他把它獻給神了。所以神悅納亞伯所獻的,不是因為亞伯獻的是動物,而是因為亞伯獻他的祭物的時候非常用心,這種用心的態度,正是神所悅納的態度,相反,該隱就是有什麼獻什麼。他獻是獻了,但是卻沒有非常用心。

《創世記》3:8-24|上帝始終給人機會
目的就是給亞當一個機會,讓亞當在這提問之中,自己出來承認,那這件事情就有一個轉機了。
人不願意面對自己的責任,於是這樣就沒有一種悔改的態度。沒有悔改,怎麼能夠得到赦罪呢?

《創世記》3:1-7|追求智慧明亮眼目
首先魔鬼用問題開始的,這個問題就是「神真的這樣說嗎?」試探常常是從問題開始的,問題引發被試探的人去想,同時用問題來試探人,其實已經暗示了某一種答案,這個答案當然是遠離神的答案,它沒有直接宣告這個答案,用問題引誘人進入那個思想的方向和模式,那就是懷疑神,女人重述了神對他們的命令「不可以吃」,不過她也加了一個神沒說的,那就是「不可以吃之外,也不可以摸」,這樣就表示說,這個女人對神的命令已經有一種鬆動的態度了。
當人進入這個試探裡面的時候,吃了這個果子之後,其實他不是知道善惡喔,他更是揀選了善惡的標準。本來神定了善惡,現在我吃了這個果子,於是我決定何為善、何為惡。這一個啊,就從以神為中心的人生,轉變成為以人自己為中心的人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