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votional
每日靈修
不從惡人的計謀、不站罪人的道路、不坐褻慢人的座位、
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、晝夜思想、這人便為有福。
詩篇 1:1-2
懷恩堂靈修進度按照聖經裡的書卷牧者跟您每天一起靈修,
並以聖樂一同進入心靈中口唱心和地敬拜讚美 神!

《列王紀上》8:22-66|第15集|獻殿的禱告
盟約作為整個禱告的開始,一方面是讚美神、記念神與他父親所立的大衛之約,一方面是發展下面百姓應該做的事。
當百姓願意悔改,來到這個殿,向著殿禱告的時候,求主,求神赦免他們,不同的處境之下的悔改,求主都一一的赦免。到了一個更嚴重的景況,那就是甚至百姓被擄到外面,因為悖逆神,受到神的處罰,但是他們在被擄之地願意回轉,也求神赦免他們,讓他們有歸回的可能等等。

《列王紀上》8:1-21|第14集|約櫃進入聖殿
在神的救恩歷史裡面,神的榮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。這個主題一再的給我們看見,是與約櫃或者之前的會幕連在一起的,但是到了新約聖經就給我們看見,神榮光的同在,就以耶穌基督成為更重要的中心。
道成了肉身,指的就是耶穌基督來到人間,住在我們當中。這個住,其實就是搭帳篷,追溯到會幕的這個背景。耶穌在我們當中成為一個行走的會幕,住在我們當中,充充滿滿的,有恩典、有真理。

《列王紀上》7:13-51|第13集|聖殿器皿的製作
這一些器皿是要來事奉神,敬拜神用的,這些器皿是神所揀選的。
神在救恩歷史之中,不只當年聖殿的器皿是神要人按照祂的心意做,在神的計畫裡面,其實最重要的器皿是祂的百姓,人要成為合用的器皿。

《列王紀上》7:1-12|第12集|所羅門的宮殿群
在神的國度裡面,我們看見聖殿永遠是敬拜的中心,在這裡面,神與百姓同在,不過在敬拜和事奉的過程中,神也沒有剝奪了人自己為自己做計畫的那一種力量和權利,所以事奉神當然也可以為自己做計畫。
在人的一生裡面,我們有一個標竿,所以聖經說,我們要朝著標竿直跑。這個標竿不是自己立的,這個標竿是神給我們的,所以朝著標竿直跑,為的是要得從神,從上面來得的獎賞。

《列王紀上》6:11-38|第11集|光彩奪目的聖殿
今天我們每一位在教會時代的神的百姓,現在我們已經不再建造舊約時代的那個聖殿,現在我們所建造的是聖靈的殿,也就是教會,也就是這一個屬靈的群體,而屬靈的群體正是要顯明神的榮耀。當我們,這個身體,我們自己,能夠反映出神的榮耀的時候,別人就一定看見,在裡面有神的同在,正如當年的聖殿一樣,神同在的地方一定顯出神的榮耀。

《列王紀上》6:1-10|第10集|聖殿的外觀輪廓
今天的石頭不再是當年的石頭,今天建造靈宮的石頭,是每一位信徒,而信徒成為活石,建造靈宮這個過程啊,正如當年所羅門王建聖殿啊,我們要成為被主所用的活石,必須先自己被主整理好,修剪好,於是來建造靈宮的時候,這塊石頭就好像當年所羅門王的石頭,不需要在那裡鏗鏗鏘鏘了,因為早就修剪好了,生命預備好啦,才能被主所用。
讓我們成為活石,有一個心理準備,那就是我們個人需要經常被神修整,在主的裡面,生命經過修剪,生命經過提煉,生命經過更新,成為活石之後,我們就能夠建造新的、屬靈的靈宮。

《列王紀上》5:1-18|第9集|所羅門預備建殿
以色列人跟外邦人是可以和好,是透過神的殿而和好的。神的殿是什麼呢?神的殿,很簡單,代表著神與百姓同在,神的同在,能夠使得百姓與外邦人和好,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神學主題啦。
今天我們已經在教會時代了,我們更應該秉承耶穌基督來到世上,帶來救恩,使萬民萬國成為神的百姓和兒女,帶來百姓之間的和好。這樣的一個真理,更為落實,讓我們可以彼此相愛,也放眼天下,我們的心應該來到萬民萬國之中。

《列王紀上》4:29-34|第8集|遠近馳名智慧君王
神要祂所造的人管理神所造的一切。
這個心意記載在《創世記》第1章26節,造了亞當夏娃之後,神要人管理祂所造的一切;
之後,在《創世記》第9章,就是挪亞洪水之後,當挪亞從這個方舟出來了,洪水已經退了,他要重新開始生活的時候,神又把同樣的命令,就是要他管理神手所造的一切,再次宣揚在這裡;
那到了《詩篇》第8篇那邊也記載了神要人管理祂所造的一切。
神的智慧不只是給我們有生之年,在世度日的時候,懂得怎麼樣跟隨神啊!神的智慧更是讓祂所造的人,有一天要成為管理神手中所造的一切被造之物的那個崇高旨意。
我們跟隨耶穌基督的人,也應該求神的智慧,讓我們在地上活著見證神,有一天,我們與神同在,與基督同掌王權,這時候,我們就能夠實踐神永恆的旨意,就是要祂所造的人管理祂所造的一切。

《列王紀上》4:1-28|第7集|所羅門的盛世榮景
一個國家,官員有人才,地方百姓能夠快樂過日子,這個國家啊,不強也很難啦,所以所羅門王他治國有方啊,在領袖的人才培養上和在百姓的生活供應上,他都做得非常的稱職。
從救恩歷史來看,教會就好像是神在地上的國度一樣,神在地上的國度也是一樣,需要人才的參與,需要百姓的同心。這段經文給我們看見,地上的國度可以如此,那我們也用這樣的心情,一同來在神的國度中,一起盡忠。

《列王紀上》3:16-28|第6集|所羅門智慧斷案
當這個母親願意捨下她的孩子的時候,在這位所羅門王的面前,她反而永遠得到了,這豈不就是耶穌教我們的一個功課嗎?其實人常常要先捨下,才會得到。耶穌說,我們跟隨祂,要背起十字架來跟隨主。為什麼呢?因為人若不捨己,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生命,人能夠如此行,就能夠經歷神給我們的無限恩典,先捨後得,不捨就不得。在聖經中,亞伯拉罕獻以撒,也是同樣的教訓。
最大的捨下就是耶穌基督自己放下自己,被釘在十字架上,因著耶穌基督的最大的捨己,因此祂也得到神給的高升和榮耀,這些都留在聖經之中,讓我們學習和跟從,先捨後得,當我們願意捨下,我們才能經歷豐盛的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