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votional
每日靈修
不從惡人的計謀、不站罪人的道路、不坐褻慢人的座位、
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、晝夜思想、這人便為有福。
詩篇 1:1-2
懷恩堂靈修進度按照聖經裡的書卷牧者跟您每天一起靈修,
並以聖樂一同進入心靈中口唱心和地敬拜讚美 神!
《哈巴谷書》2:1-5|因著信等候主
「義人必因信得生」這句話是《哈巴谷書》一段非常重要的教導,這裡面牽涉到幾個因素:第一、「因信」就是靠著信心;第二、「得生」就是在這個悲苦的情況之中,能夠繼續活下去,沒有喪失盼望。
以色列人活在這個處境之中是非常痛苦的,不過,環境的惡劣是一件事,百姓內心的力量卻是另外一件事。這兩件事情正是成為一個對比,而這個對比就成為考驗百姓是不是心中因著有信心,可以繼續面對惡劣的環境,繼續活下去的一個重要因素。百姓若是能夠靠著對主的信心,知道主的拯救一定要來,於是有信心繼續活下去,再艱難也繼續活下去。那麼具有這樣的信心、這樣子活著的人,就是這裡所謂的義人了!
《哈巴谷書》1:1-17|先知向上帝的呼求
哈巴谷和當時的百姓是處在一個水深火熱的處境之中,他們是被迦勒底人所欺負。在這種情況之中,先知代表著百姓向上主提問:為什麼還不來拯救我們呢?這種提問就成為整卷《哈巴谷書》寫作的主要氛圍。
先知的心情和百姓應該是非常認同的,否則先知就沒辦法安慰百姓。但是先知也是非常超越的,知道為什麼大家遇到這樣的苦難。所以先知要一方面認同百姓的感受,才能與百姓溝通;一方面也要帶出向上帝的祈求,讓上帝能夠繼續用恩典、慈愛對待祂的百姓。當然,這當中的落差就是百姓必須悔改、回到主的面前,這就是先知信息的重點了。
《俄巴底亞書》1:1-21|必有拯救者
以東因著自己各種特性或者是力量,來破壞了他和以色列應該有的在歷史上長遠的關係,於是以東遭受審判。
以東破壞關係,主耶和華維繫關係。祂是永遠守約施慈愛的,維繫住關係。整個《俄巴底亞書》,我們就可以從這個角度去認識了,這一個破壞關係的以東,將來要受審判,因為主耶和華是一個看重關係的主。
《以西結書》48:21-35|耶和華榮耀的所在
這個城前面講到是俗用,就是為了普通使用的目的而建的,但是城門上十二個支派的名字,分別代表著十二個支派,他們的普通生活是在一片聖潔的、當獻的供地中的。最後還提到這個城的名字叫做「耶和華的所在」,意思就是雖然十二個支派平常的普通的生活,所要用的城池卻是耶和華與他們同在的城池,而這個段落就成為全本書的結束。
在教會時代,你我都要過一個平常的生活,活在世界之中,只不過是用一個分別為聖、與世界有別的態度過每一天的生活,這豈不就是耶穌基督的提醒嗎?我們活在這個世界,但卻不屬於這個世界,當我們這樣子過一個合上帝心意的生活的時候,那我們的俗用,平常的生活就是主耶和華同在的生活了。
《以西結書》48:1-20|地業均分工作蒙福
百姓當然得地了,不過,在百姓得地這一個重要分配裡面,必須一片要留起來做特定用途的,這個特定用途,當然是分別為聖的,於是這一片地的意義,就產生了一個很重要的轉變。土地都一樣,都是從上帝而來,不過百姓分了地之後,必須要心中存著與眾人不同的觀念,這個叫做「分別為聖」,所以也要在所得的地當中,劃分出一片特殊用途的地,在這一片特殊用途的地裡面,不只是建造聖殿,也要提供在聖殿中事奉的眾祭司,以及利未人他們的生活空間。
分別為聖的那個當獻的供地裡面,又要劃分出其中一塊四方形的地作為「俗用」。什麼叫做「俗用」呢?「俗用」就是「普通的使用」,在分別為聖的這一大片地裡面,留下一片作為普通的使用。普通的使用是怎麼使用法呢?在當中要蓋一座城,「城」的意思當然就是要居住人的。為什麼要有一個普通使用的城池蓋在一個分別為聖的段落呢?那是因為在分別為聖的當獻的供地裡面,人也是要生活的,人也是要每天的生活所需、供應,以及分別為聖的當獻的供地上,工作的時候,一切的支援,所以要有一片普通使用,就是經文所謂的「俗用」的城池。
《以西結書》47:13-23|同作聖民皆得地業
主耶和華有一個心意,那個心意就是,第一、祂應許給祂子民的一定按照應許而實現;第二、其實在子民當中,歸入子民群體的外人,將來所得的也跟子民一樣,這個叫做萬國得地業。
《以西結書》47:1-12|活水暢流生機勃然
生命河的流出和形成就讓我們想到,原來,主所重建的這個聖殿是充滿生命力的,這個對於被擄在外的百姓,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盼望。
生命之水可以結果子,葉子也可以醫治百病,意思就是當我們有生命之河從我們的生命中流出,不只結出聖靈的果子,也能夠帶領我們,在有時候偶爾犯罪軟弱的時候,也得從主而來的醫治。聖靈所結的果子,聖靈所帶領的生命現象,正是教會時代一個極大的祝福,而從《以西結書》裡面就給我們看見,這是一個末世的異象。
《以西結書》46:1-24|進退有度敬拜興盛
祭司的獻祭有祭司獻祭的職責,君王參與有君王參與的限定,意思就是各有各的事奉的領域,不能夠彼此干擾,反而應該彼此配合。
對今天我們在教會事奉的情況而言,各人有各人的職分和職責,另外一個人有另外一個的職分和職責,彼此之間應該互相尊重,我尊重你的職分和範圍,你也尊重我的職分和範圍,這樣才可能彼此配合。
《以西結書》45:1-25|新以色列全新制度
以西結先知是對著一群被擄在外、無家可歸的人說的,他們其實自己的國家都沒有,怎麼會有土地分配的問題呢?所以這個異象,其實是帶給在當時根本居無定所的被擄之民一個永恆的盼望,告訴他們:將來有一天,土地要重新分配。而這一個的信念,給當時的被擄百姓一種盼望和鼓勵。
君王預備祭物,祭司執行獻祭,這個意思就是,當大衛王朝復興的時候,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職分,自己的職分要盡忠,不過,彼此也要在職分上配合,一起同工。君王有君王的職分,忠心去執行;祭司有祭司的職分,忠心去執行,配合起來,於是整個對主的敬拜就完全了。
《以西結書》44:15-31|祭司聖別標準更高
舊約的祭司就是成為上帝與人的中保,他是橋樑,他必須要預備好自己,才能夠扮演好這個橋樑的角色。對於今天而言,教會時代,誰是祭司呢?我們可以從狹義和廣義的角度來看:狹義的角度,那就是全職的傳道人,那他們就是祭司的身分;廣義的角度,其實信徒皆祭司。在《彼得前書》講得很清楚,「我們是君尊的祭司」,這裡的「我們」是所有的信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