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votional

每日靈修

不從惡人的計謀、不站罪人的道路、不坐褻慢人的座位、
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、晝夜思想、這人便為有福。
詩篇 1:1-2

懷恩堂靈修進度按照聖經裡的書卷牧者跟您每天一起靈修,
並以聖樂一同進入心靈中口唱心和地敬拜讚美 神!

20240126_1280_720

《以斯拉記》5:1-17|重拾失落的召命

哈該先知呼籲百姓起來建造,《哈該書》雖然只有兩章,卻記載了四篇重要的講道內容,於是透過哈該先知的激勵,以及撒迦利亞先知也給百姓的勉勵,要他們知道,不是倚靠勢力,不是倚靠才能,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,這是《撒迦利亞書》第 4 章第 6 節所提到的,於是百姓就起來建造了。
只靠以斯拉,他沒有辦法成就這個奇妙偉大的事工,就是重建聖殿,但是加上其他的團隊成員,譬如先知的加入,譬如所羅巴伯作為一位政治領袖的帶領,合在一起重建聖殿的事工就能夠繼續進行;

點擊進入靈修
20240125_1280_720

《以斯拉記》4:1-24|連續攔阻持續建造

官員來見猶大人,強迫他們停工。根基打好了,但是沒辦法繼續完成,那猶太人也只好停工,於是打好根基的聖殿,在歷史上我們稱呼為「第二聖殿」,就剩下根基,無法繼續動工了。
雖然他們能夠回鄉重建聖殿,的確是主耶和華激動了古列王下的這個命令,但是上帝的帶領會讓人走上高潮,有時候也走入低潮。在高潮和低潮之中,我們分別要去經歷上帝到底怎麼樣保護祂的百姓;到底,這一個停工的聖殿能完工嗎?

點擊進入靈修
20240124_1280_720

《以斯拉記》3:1-13|重立聖殿的根基

雖然聖殿還沒有重建,或者說聖殿的這個原址是空蕩蕩的一片,但是他們在那個原址上開始築壇,在那裡獻祭。獻祭代表著真誠的敬拜。一個人敬拜上帝,不在於有沒有一個固定的空間,雖然聖殿這個空間還沒有成就,但是他們心中已經有一個聖殿了,他們的心中有一個敬拜主、尊榮主的態度,於是就從獻祭開始。

點擊進入靈修
20240123_1280_720

《以斯拉記》2:1-70|第一次歸回名單

會眾的總數有四萬多人,加上他們還有僕役多少人、歌唱的多少人,所以這個群體是一個五萬多人的群體回鄉。這裡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,那就是雖然他們已經生根落腳在巴比倫,但是當上帝的呼召來到,仍然有這麼多人願意歸回重建家園,這一種心中向著上帝,要忠心地重建聖殿的這個決心和行動,的確讓我們歷世歷代的聖徒,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指標。
我們是不是只活在自己的舒適圈裡面呢?舒適圈英文叫做 Comfort Zone,我自己給它翻譯成中文,叫做「康福莊」,我們是不是在這個莊園裡面又健康、又幸福,於是一輩子就這樣過呢?

點擊進入靈修
20240122_1280_720

《以斯拉記》1:1-11|被上帝激動的人

這裡講到天上的王,那就是我們的主;還有地上的王,那就是古列王。這位萬君之耶和華能夠激動地上的王,所以顯而易見是誰掌管誰呢?當然是天上的永恆主,掌管地上一切的君王。
在一個相對平靜的巴比倫生活裡面,上帝卻激動了古列王,也激動了這些百姓,讓他們願意回鄉,在一段平靜生活之中,上帝有呼召,上帝可以興起環境,讓我們回應上帝的呼召,於是我們就看見,耶利米先知的話,那就是上帝永恆的心意,透過耶利米先知所留下來的記錄,因著這樣,就在以斯拉的時代成全了!

點擊進入靈修
20240121_1280_720

《詩篇》|140篇|上帝為弱者伸冤

在這首祈求的保護詩裡面,大衛首先禱告求神,使他從仇敵當中被拯救出來;接著,他充滿了信心跟宣告:「耶和華是我的神」、「耶和華是我的拯救的力量」、「遮蔽了我的頭」,並且大衛求告上帝,使惡人的計謀落在他自己的頭上;最後,他唱出得勝的凱歌,重申他對於神的信靠,因為他相信神必定會為困苦人伸冤。
即使環境還沒有改變,但我們心中仍然可以平靜安穩,因為當我們把自己交在神裡面的時候,我們已經得著了可安息的居所、得著了誰也奪不去的平安。

點擊進入靈修
20240119_1280_720

《詩篇》|139篇(上)|上帝認識所造之人

「神是誰」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課題,因為這個會決定了你的信仰生活,是一種比較認真型的,還是說很隨便地去過每一天的日子。
人有時候活得不曉得如何地面對明天,有時候看到現在的處境、現在的光景,我們所面對的種種的難題、難處、疾病等等、危險等等、無助,我們實在是不曉得接下來明天要怎麼樣的過,但是當我們仰望神的時候,我們深深地知道祂掌管明天,也讓我們繼續地等候、繼續地緊緊地抓住祂,我們相信主的恩典夠用。

點擊進入靈修
20240118_1280_720

《詩篇》|138篇|上帝成全立約應許

神的作為不是改變環境,而是改變在環境中爭戰的人。在信心裡面,呼求神的人,就像枝子連上葡萄樹,當人專心倚靠神時,就能夠經歷到神的大能。
謙卑的人也是勇敢的,他既能勇敢地在諸神面前歌頌真神,又能夠謙卑地在真神面前下拜。

點擊進入靈修
20240117_1280_720

《詩篇》|137篇|被擄者的哀歌

在外邦之地唱耶和華的歌,是非常不協調的。詩人回顧了耶路撒冷聖城被毀、被擄的情景,他們離鄉背井,感覺到無限的傷感,便禁不住地哭了。令詩人更加痛苦的是來自仇敵,強迫他們要唱錫安的歌,因為這些「耶和華的歌」只適合在聖殿歌唱,而仇敵卻要他們在他們面前歌唱,這真是情何以堪!
因此詩人斷然決志,情願即使「右手忘記技巧」和「舌頭貼於上膛」,也不願神的名受到羞辱,因此他們保持靜默,表明他們是屬神的子民,直等到重新回到耶路撒冷,才繼續拾起讚美的琴瑟,來向耶和華獻上敬拜和讚美。

點擊進入靈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