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votional
每日靈修
不從惡人的計謀、不站罪人的道路、不坐褻慢人的座位、
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、晝夜思想、這人便為有福。
詩篇 1:1-2
懷恩堂靈修進度按照聖經裡的書卷牧者跟您每天一起靈修,
並以聖樂一同進入心靈中口唱心和地敬拜讚美 神!

《詩篇》|126篇|被擄歸回的喜樂
一開始講到,被擄歸回真是一件大事,這裡講的就是從被擄之地回到錫安,這是一個空間的轉移,因著空間的轉移,就給我們看見神的恩典了。
後面禱告:主耶和華求祢讓我們這些歸回的人,好像河水復流。「河水復流」的意思,那就是本來乾旱的河床,現在有水沖刷而去,而且不停的往前流動。那這個描述的是什麼呢?讓我們這些被擄歸回的人,能夠像河水一樣,不斷地向前流,這不就是一個時間的永恆性嗎?!

《詩篇》|125篇|倚靠主必不動搖
凡是跟隨主、倚靠主的人,那當然是屬於城內的了,代表著我們在愛子的國度了;不過,假如我們不認識主、不倚靠主,那就在城外了,那就是黑暗的國度了。其實,人生真的就是這麼簡單,你要嘛選擇進入愛子的國度,要嘛就只好落在黑暗的權勢之下,而復活的主就是帶來真光的這一位,於是,凡是跟隨祂的,就走在光中、就進入光明的國度,愛子的國度。

《詩篇》|124篇|上帝幫助倖免於難
人生有時候處在被動的狀態,人生常常顯得非常渺小,或者人有時候難免面對到試探甚至是陷阱,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們,我們就會下場悲慘了。就因為我們人生會遇到以上種種的可能以及挑戰,這位作者親自經歷,親自經歷什麼呢?經歷倚靠造天地的主,就從以上的人生困境中,因此得自由、得拯救,於是他寫下來這首詩歌,流傳千古。

《詩篇》|123篇|卑微中求主憐憫
這一批地位非常低落的人,肯定是在別人的手下做僕人的,所以他們有很多要看主人指揮的那個生活經驗。那詩篇裡面就講到,我們仰望主就好像僕人仰望主人,眼睛盯著主人的手,或者是使女仰望、緊緊看著女主人的手。為什麼是主人的手、女主人的手呢?一方面,當時主人常常打手勢,要這個僕人來,於是就這樣 (比手勢),所以這一群做僕人使女的,當然要聚精會神、看著主人或者女主人的手勢,那麼就是眼睛盯著主人的手!
那盯著主人的手,看主人有什麼樣的要求,於是就用這一群社會卑微者的生活和工作的體驗,來反映在等候主的心情上,原來他們仰望天上至高者,也是用這麼專心專注的態度,好像他們工作的時候,看著主人、女主人的手勢一樣,現在他們緊緊地瞪著、盯著、看著、仰望著天上這位主的指揮。用這一種身歷其境的生命共鳴,寫出這首詩歌。
他們雖然在主人、女主人的手下被指來指去、差來差去,不過他們的心靈卻有一個更大的自由,這個自由就是仰望這位至高者,於是就在這一種平常被譏笑、被藐視的卑微處境之中,找出人生一條正確的出路。

《詩篇》|122篇|為聖城求平安
這一位詩人鋪排這首詩歌的時候,是按照人,之後城,之後聖殿;又倒過來,聖殿之後是城,之後是人。那這個編排的這個次序,也可以給我們感受到上行之詩,人怎麼樣的越來越接近耶路撒冷城,進城之後越來越接近這位聖殿的主。這種心理,藉著這個出現的次序,也表達無疑了。
來到城門,進到城中,來到聖殿,敬拜這一位永恆的主,正是上行之詩寫作記錄人回鄉過節、參與敬拜的心情!這一個過程帶來什麼呢?結果,詩人在這首詩的下半段,就是講完聖殿之後,後半段的經文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,那就是來到城門,進入城中,朝向聖殿,敬拜永恆的主的時候,這位主就將平安賜給這個城,賜給城的意思也就是賜給城裡面的人。

《詩篇》|121篇|上帝保護朝聖旅程
山在當時迦南人,也就是周圍的百姓的心靈中,山是眾神明所在,對信獨一真神的這一群以色列人而言,他刻意要講出來我們向山舉目不是向眾神明舉目,是向造天地的耶和華舉目!這是什麼意思呢?其實這就是一個對比了。周圍的民族或者我們習慣用的一個詞彙叫做「外邦民族」,他們以為山是諸多不同神明的盤踞地,但是認識獨一真神的百姓以色列人而言,他們知道向山舉目就是向主耶和華舉目。
這段經文不只是字面說我們的主不睡覺、不打盹,其實在這裡是一個宣告:我們的主不睡覺、不打盹,勝過其他一切的神明。這個得勝的宣告啊,使得我們看見這首詩歌,我們尋找幫助從哪裡來呢?就是從這位造天地、超越一切異教信仰的主耶和華而來。

《提多書》3:1-15|信徒的社會責任
因著耶穌基督的救恩,本來我們信耶穌之前都是一樣的無知、悖逆、困惑,對好多事情看不明白,不過,耶穌基督的拯救大能來到了,救恩臨到的時候,於是我們就領受了主所給我們放在我們心中的聖靈,於是聖靈就在每一個信徒的心中工作,啟發了我們、更新了我們的生命,唯有這樣,因為生命被拯救,聖靈的更新,發生在每一個信徒的生命裡面,我們才有可能落實前後兩段的教導。

《提多書》2:1-15|全備的教導
拯救的恩典是相同的,不管你是男、是女、是老、是少,社會地位有什麼不同,一旦相信耶穌基督,拯救的恩典是相同的,這個叫做救恩。
相同的盼望,盼望耶穌基督榮耀的顯現。這種盼望,不管你是老、是少、是男、是女,都一樣的,我們有相同的盼望。
相同的熱心行善。信了主之後,生命改變,於是行為模式也跟著改變。同一位主,就帶領我們有相同的價值觀,和相同的行為模式。

《提多書》1:10-16|虛妄信仰敗壞教會
前面講到這一些教會領袖要有道德、個性和真道上的裝備,就因為有真道在他們的心中,純全的真道在他們的生命裡面,於是表現出來就會有合神心意的個性、道德,這裡就發展為美好的人際關係… 等等。那麼今天所看的這一群人,就因為沒有純全的道理,於是他們在生活上就有瑕疵,在道德上就會犯罪,而且在人與人之間接觸應該有的信徒表現也完全失去了,所以保羅要提多好好地教導、責備,讓他們歸回正道。

《提多書》1:1-9|主工人的職分
教會的領袖,必須要有合神心意的標準。這個標準,可以分成在道德上要合神的心意、個性上合神的心意、更重要的是在真理的認識上,也要合乎神的標準。於是,這些長老們或者是監督們就可以事奉主,而且還可以將純正的真理教導其他人。
真理的傳承,由保羅教導提多,由保羅傳給提多,不過,不只是要提多明白,他還要繼續教導提多培養教會的領袖,於是提多就把他所瞭解的、學習到的真理,培養教會的領袖,長老、監督,於是這些長老、監督,從提多的身上學到的真理,純正的道理,就要把這些純正的道理交給其他人。